一般水處理的工藝流程
水處理對象主要是原水中的懸浮物及膠體物質等。而水處理的目的就是降低這些物質在原水中形成的渾濁度。具體處理的工藝流程可分為:混凝、沉淀和過濾。
1、混凝
在原水中投入藥劑(凈水劑),使藥劑與原水經過充分的混合與反應(即混凝過程在反應池進行),這樣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雜質形成易于沉淀的大顆粒絮凝體,俗稱“礬花”。
2、沉淀
通過混凝過程的原水夾帶大顆粒絮凝體以一定的水流速度流進沉淀池,通過沉淀池進行重力分離,將水中比重大的雜質顆粒下沉至沉淀池底部排出。上述凈化過程也可以通過澄清池來完成,澄清池是集反應和沉淀于一體的處理構筑物。
3、過濾
原水通過混凝、沉淀工藝后,水的渾濁度大為降低,但通過集水槽流入水池中的沉淀水仍然殘留一些細小的雜質,通過濾池中的濾料(如彗星式纖維濾料等)截留水中細小雜質,使水的渾濁度進一步降低。當原水渾濁度較低時,投入藥劑后的原水也可以不經過混凝、沉淀等處理過程而直接進入過濾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