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以下要點,保證冬季污水處理的穩定(一)
北部地區地處寒冷地帶,冬季運行具有低溫長、水溫低、進水污染物濃度高、污泥活性弱的特點,增加了污水處理難度,不利于污水處理。因此,進入冬季運行時,應加強自身的運行管理,應對冬季運行的不利因素,保證污水處理廠冬季高效運行,達到穩定達標,全面減排。本文結合以往的進水情況和冬季運行經驗,總結以下運行方法,以加強和優化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確保污水處理量足夠,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一、加強污水處理廠運行的全過程管理。
從細節上保證每個污水處理單元都能靠人力充分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故障和問題要及時發現、分析和解決。避免出現無法解決的小問題、小故障,會拖成大問題,影響整個系統的穩定運行。應特別注意格柵、沉砂池、水解酸化池和污泥脫水機的異常運行,這增加了生化處理系統的負擔,導致生化系統異常運行,造成出水不穩定。這些條件需要得到足夠的重視和改善。污水處理廠應結合自身工藝運行的運行規律、污泥的特性、污染物的降解變化規律等生化系統的具體情況;結合進水水質水量的日、月變化。通過適當的工藝優化和調整,可以保證足夠的污水得到處理,出水水質穩定達標,同時可以節能降耗,優化運行成本。
二、調整操作參數。
冬季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普遍較高,水溫較低,活性污泥活性較弱,反應速度較慢。污水處理廠需要根據自身工藝和進水特性調整生產和運行參數。
具體參考如下:
1.以生活污水為主的工廠可控制略低的F/M,以工業廢水為主的工廠應控制較低的F/M,應控制在0.03-0.08kgbod5/kgmlssD
2、根據自身工藝特點,適當控制曝氣量。DO值應控制在2.0~3.5mg/L,在保證所有細胞充分通氣的前提下,不宜過高。例如,過度曝氣可能會導致污泥系統活性弱、性質差、沉降性能差等問題,還會增加運行成本。
3.確保預處理單元的正常運行,確保生化池各單元的污泥MLVSS/MLSS、SV30、SVI處于正常狀態。
4.根據具體工藝操作,調整內外流量、回流比等參數。
5.適當提高污泥濃度MLSS,在細菌代謝能力下降的前提下,保持污泥總代謝能力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