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活性污泥法比,BAF曝氣生物濾池的特點
曝氣生物濾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一體的新工藝。 在開發過程中,充分借鑒了污水處理接觸氧化法和給水快濾池的設計思路,即需曝氣、高 過濾速度、截留懸浮物、需定期反沖洗等特點。其工藝原理為,在濾池中裝填一定量粒徑 較小的粒狀濾料,濾料表面生長著高活性的生物膜,濾池內部曝氣。
與活性污泥法相比,BAF 的工藝具有以下特點:
(1)具有更高的生物濃度和更高的有機負荷。BAF 中采用的粗糙多孔的粒狀填料為微生物提供了更佳的生長環境,易于掛膜及穩定運行,可在填料表面保持較多的生物量,單位體積內微生物量遠遠大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量(可達 10~15g/L)。高濃度的微生物量使得 BAF 的容積負荷增大,進而減少了池容積和占地面積,使基建費用大大降低。
(2)占地面積小。由于在 BAF 反應器中,處理效果與填料高度成正相關,因此可以通過增加填料高度來減少占地面積。
(3)工藝簡單,基建費用低。由于填料的機械截留作用以及濾料表面的微生物和代謝中產生的粘性物質形成的吸附架橋作用,因此,可省去二沉池,進而降低基建費用,在穩定運行情況下,去除 SS 的機理類似于普通快濾池,只要沒有發生穿透,出水 SS 均較為理想。
(4)受氣溫影響小。由于 BAF 濾池為半封閉或全封閉構筑物,其生化反應受外界溫度影響較小,因此適合于寒冷地區進行污水處理。
(5)菌群結構合理。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微生物的分布相對均勻,而在 BAF 中從上到下形成了不同的優勢生物菌種,因此使得除 C、硝化/反硝化能在同一個池子中發生,簡化了工藝流程。
(6)耐沖擊力強。BAF 濾池對有機負荷、水力負荷、溫度的變化不像活性污泥法那么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