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中污泥出現異常怎么辦(二)
在恢復過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
1、停止進水,停止曝氣,對曝氣池進行靜止沉淀,然后視沉淀狀態,開啟進水將曝氣池內的上清液強制流出,盡可能降低曝氣池內的油脂含量;
2、恢復曝氣后,將溶解氧控制在相對較高水平(4mg/L);
3、適當投加部分營養鹽,加快污泥的增殖;
4、加大排泥量,促進新、舊污泥的更替;
5、雖然大量油脂進入曝氣池,但生物系統并未遭到完全破壞,因此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生物系統恢復較快。
三·廢水水體中鹽離子濃度增高
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2000mg/L時,微生物的活性將受到抑制,COD去除率會明顯下降;當廢水中的氯離子濃度>8000mg/L時,會造成污泥體積膨脹,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相繼死亡。
由于氯離子含量不是進水監測的常規指標,因此在運行中不易察覺,當通過生物系統的某些指標做出判斷時,往往伴隨的就是生物系統的癱瘓。
A·鹽離子濃度增高引發的異常癥狀:
活性污泥松散微細化,色淺泛白,沉降性能很差;曝氣池的溶解氧值在曝氣量不變的情況下會突然上升,活性污泥混合液液面上會出現大量小氣泡,且泛出大量泡沫。
B·鹽離子濃度增高對應的處置建議:
當發現生物系統受到高濃度鹽離子廢水的沖擊后,往往伴隨的就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全部死亡,此時系統恢復起來也較為困難。由于企業排水中的氯離子含量并不在環保部門的監測范圍之內,因此及時阻斷高濃度鹽離子廢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是恢復系統前的shou要前提。
在恢復過程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外回流量,對來水進行稀釋;
2、將本站的脫水污泥重新投加到生物池內,作為接種污泥,對微生物進行重新培養;
3、為縮短培養時間,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可向生物池內投加部分營養鹽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