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處理工藝
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工藝目前已相當成熟,其核心技術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對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的改進及發展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生活污水處理工藝,傳統的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在中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已較少使用。根據污水的水量、水質和出水要求及當地的實際情況,選用合理的污水處理工藝,對污水處理的正常運行、處理費用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對有機物的降解主要在曝氣階段進行,可分為兩個階段,吸附階段和穩定階段。在吸附階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機物轉移到活性污泥上去,這是由于活性污泥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而表面上含有多糖類的粘性物質所致。在穩定階段,主要是轉移道活性污泥上的有機物為微生物所利用。當污水中有機物處于懸浮狀態和膠態時,吸附階段很短,一般在15-45min左右,而穩定階段較長。
曝氣生物濾池:
污水通過補水設備連續地、均勻的噴灑到濾床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污水以水滴的形式向下滲析,或以波狀薄膜的形式向下滲流。后,污水到達排水系統,流出濾池。污水流經濾床時,有一部分污水、污染物和細菌附著在濾床表面上,微生物便在濾料表面大量繁殖,不久,形成一層充滿微生物的粘膜,稱為生物膜。這個起始階段通常叫“掛膜”,是生物濾池的成熟期。污水流經成熟濾床時,污水中有機污染物唄生物膜重的微生物吸附、降解,從而得到凈化。
生物接觸氧化法:
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設置填料,填料淹沒在廢水中,填料上長滿生物膜,廢水與生物膜接觸過程中,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和轉化為新的生物膜。從填料上脫落的生物膜,隨水流到二沉池后被去除,廢水得到凈化。在接觸氧化池中,微生物所需要的氧氣來自水中,而廢水則自鼓入的空氣不斷補充失去的溶解氧。空氣是通過設在池底的穿孔布氣管進入水流,當氣泡上升時向廢水供應氧氣,有時并借以回流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