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廢水處理的方法
印染廢水如果不經處理或經處理后來達到規定排放標準就直接排放,不僅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而且嚴重破壞水體、土壤及其生態系統。
混凝沉淀法,是常用的二級處理方法,是在廢水中加入絮凝劑,將染料分子和其他雜質進行吸附、絮凝、沉降,以污泥形式排出,使廢水得到凈化。工藝流程簡單,操作方便,處理效果較穩定,但運行費用較高,泥渣量多且脫水困難,目前,混凝沉淀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新型混凝劑的開發,無機混凝劑對親水性染料去除效果差,而有機混凝劑雖然能有效處理親水性染料,但單獨處理印染廢水的效果欠佳,因此,無機、有機混凝劑聯用及開發無機/有機復合混凝劑成為主要研究方向一。
吸附法,用于二級處理和三級處理,利用活性炭、天然礦物等吸附劑與廢水混合,或讓廢水通過由吸附劑組成的濾床,使染料分子吸附在其表面或被過濾除去,雖然吸附法去除色度效果明顯,但常用吸附劑(如活性炭)吸附容量有限,再生困難,運行費用高。因此,目前吸附法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活性炭的改性、再生及廉價吸附劑的開發。
膜分離法,膜分離法具有節能、無相變、操作簡便、設備簡單等優點,且能回收可再利用物質,已被證實在印染廢水處理方面是切實可行的。比較了聚偏氟乙烯微濾膜和絮凝法對靛藍染料廢水的處理結果,結果表明:采用膜分離技術可截留99%以上的靛藍染料,在經濟成本上也優于傳統的絮凝法。
電化學法,電化學法多用于二級處理,直接或間接利用電解作用,把水中的污染物質去除或轉化為無毒、低毒物質,有電絮凝、電氣浮、電氧化以及內電解法等,應用于印染廢水處理主要為三維電極法及鐵炭內電解法。電化學氧化具有污染物降解徹底,與其他方法兼容性好,易于控制等優點,但它能耗較高,設備成本較高,限制了其推廣。
輻射法,輻射法既用于二級處理又用于三級處理,處理廢水的反應機理是:當高能粒子束轟擊水溶液時,水分子發生激發和電離,生成離子、激發分子、次級電子,這些輻射產物在向周圍介質擴散前會相互作用產生反應能力極強的物質OH、H20、HO,與有機物質發生作用使其分解。